大和染料的变迁
1915年,与田银染料工厂在日本率先成功生产黑色硫化染料。
1918年2月,与田银染料工厂与永顺洋行合作,在大连市千代田町设立了大和染料合资会社,当年年底硫化青产品投产。
1919年12月,改组为大和染料制布株式会社。
1930年4月,改名为大和染料株式会社。
1936年6月,在大连汐见町和沈阳建设新工厂。
1942年10月,大连工厂与满洲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合并,沈阳工厂改名为满洲染料株式会社。
大和染料的历史评价
硫化青占有东北一半的市场份额。
是东北染料化学工业的唯一企业。
是中国最早的化学合成染料生产企业。
大和染料合资会社设立(1918年)
设立时间:1918年2月15日
资本金:4.5万元
地点:军用地区东方假九 番地(千代田町二十九番地)
永顺洋行和大和染料的位置(1918年)
大和染料制布株式会社设立(1919年)
设立时间:1919年12月15日
注册资金:200万元
实际出资:50万元
股份:4万股
大和染料在中国注册的商标
1924年大连报纸对大和染料的赞誉
沈阳工厂的设立(1937年)
设立时间:1937年11月30日
地点:沈阳市大东区南安街
大和染料迎来大发展(1937-1939年)
在大连有两处工厂、沈阳和抚顺各一处工厂,生产硫化青、染料中间体、氯碱系列产品。
停产和更名(1945-1949年)
1945年,停产,由大连职工总会接管。
1946年,由关东实业公司接管,此后称“大连染料工厂”或简称“染料工厂”。
1948年,关东实业公司以所辖全部工厂成立裕民工业公司,仍由关东实业公司管理。
1949年,归关东行政公署工业厅管理。
关东实业公司下辖公司一览(1948年)
解放后第一任厂长(1949年)
4月,恢复生产。
6月,胡安群被旅大行政公署任命为大连染料工厂厂长。
11月12日《旅大人民日报》上刊登了大连染料工厂启事,大意为本厂系敌伪时代的大和染料工厂,解放以来年久失修,今年初在行署二年计划的号召下,七月末修复完毕,近已恢复生产。在多方帮助和职工努力下所产的孔雀牌硫化青品质优良,染色光亮,日晒汗渍永不褪色,现已开始销售,价廉物美,如蒙惠顾不胜欢迎。大连市鲁迅路一四一号,电话61105 61420
解放初的工厂照片
划归重工业部化学工业管理局,此时各种产品陆续投产(1953-1956年)
1952年试制氯化苦,1956年建设氯化苦产品生产装置初期为玻璃瓶装,后改为桶装
《人民日报》对氯化苦的报道(1961年)
氯化苦增产的报道(1963年)
氯化苦在土壤熏蒸上的应用(1965年)
改革开放后